臺灣的故事
導言
01
02
03
04
05
06
07
08
09
團隊
贊助
感謝
Introduction
導言
1
人民的意志
1990 年 3 月,為了抗議解嚴後的總統選舉仍由「萬年國代」代表人民投票,以大學生、民間社團為主的群眾在中正紀念堂發起集會,後稱為「三月學運/野百合學運」。
(
臺灣新生報
/國史館)
江思賢/公視/開放博物館
蕭榕/公視/開放博物館
國史館/國家文化記憶庫
Jimmy Yao
Vincent Chien
Studio Incendo
曾成訓
普通人能夠改變歷史嗎?
1996 年 3 月 23 日那一天,當許多臺灣人走進投票所時,他們也許感覺到,自己正在創造歷史。那一天,島上舉行了第一次總統直選,有超過 1000 萬人走出家門,投下選票。國際的媒體都來了,他們對這個新興民主國家充滿好奇。
不久之前,這個國家還籠罩在戒嚴體制之下——從 1949 年開始,長達 38 年的戒嚴。這意味著在這段時間,人們表達政治意見的權利遭到政府限制,無法自由地辦報、組黨;批評執政者、表達不同的政治意見,則可能被逮捕入獄、遭到監禁,甚至丟了性命。
直到 1987 年,籠罩臺灣的戒嚴令才終於解除。但緊接著,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內,臺灣就經歷了從威權獨裁到民主政治的轉型,一場巨大的變化。
有人說,這是場奇蹟。
如果我們把時間再拉長一點,這個變化看起來更讓人驚訝。從 17 世紀開始,臺灣屢次政權更迭:從荷蘭、西班牙的殖民統治,到鄭成功所建立的政權;從大清帝國的邊陲地帶,到日本帝國的海外殖民地,再到國民黨政府的威權統治。每一次新的政權來臨,都曾伴隨了程度不一的暴力、壓迫,以及人們浴血的抵抗。
1624
Diego Ruschel
/ public domain
1624 年,於澎湖海戰中敗給明軍的荷蘭殖民者,選擇在臺灣大員港的沙丘上建設熱蘭遮堡壘,是近代國家進入臺灣的第一步。
1662
Jan van Baden
/ public domain
1662 年,隨著鄭成功對熱蘭遮堡將近一年的圍攻,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揆一(Frederick Coyett)同意向鄭軍投降,帶來臺灣的第一個漢人政權。圖為揆一《被遺誤的臺灣》書中插圖,描繪荷蘭投降鄭成功的場景。
1684
《平定臺灣戰圖》
/ public domain
1684 年,施琅在澎湖打敗鄭軍,清帝國將臺灣收歸版圖。但在其統治期間,民間的暴力與反叛事件時有發生,如林爽文事件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反清事件,圖中為清軍攻打林爽文的大本營大里杙。
1895
《史蹟調査報告 第1輯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》
/ public domain
1895 年《馬關條約》簽訂後,日本派遣近衛師團接收臺灣,與各地的反日武裝爆發衝突。圖為師團登陸澳底(今三貂角)後所攝。
1945
黃榮燦〈恐怖的檢查〉 /
臺南研究資料庫
/ CC BY 3.0 TW
1945 年日本在二戰投降後,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建立行政長官公署,作為管治臺灣的官方機構,但統治期間卻問題頻頻,最終引發二二八事件,大量民眾遭到軍隊的無差別屠殺。
在 1990 年代,隨著蘇聯解體,如美國學者法蘭西斯・福山「歷史終結論」,民主成為了必然未來。但在亞洲卻出現了不同的聲音,有人主張民主與所謂的「亞洲價值觀」格格不入,無法適用於亞洲國家。在這種背景下,臺灣的選舉就顯得更為獨特與關鍵。
經歷過這般多重殖民,似乎很難想像有一天,這座島嶼上的人們,可以一票一票,平和地選出自己的政治領袖,表達自己的政治意見,決定自己國家的走向。
但這確實發生了。在接下來的日子裡,每隔四年,他們會再一次舉行總統大選,然後一次又一次。
他們不只選總統,他們也選縣市長,選村里長,選民意代表,甚至舉辦各種公民投票。他們學著將民主活成生活。
民主不是奇蹟,而是一場馬拉松,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不斷的調整。
對於許多第一次參與選舉的人,投票的過程似乎平淡無奇,而且非常短暫。從走進投票所,領票、蓋章,再將選票放進票匭,整個過程可能不到一分鐘。但這樣看似簡單的行為,最後卻能匯聚成龐大的力量,決定臺灣的命運。
歷史有時候跟選舉很像,由許多個人看似微不足道的意志與行動所組成,但在開票完成前,沒人能知道結果是什麼。
3 月 23 日傍晚,選舉結果出爐,580 多萬人將選票投給代表國民黨參選的李登輝。他以百分之 54 的得票率,成為臺灣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。那天晚上,在李登輝的競選總部前,旗幟飄揚,群眾熱情沸騰。
人民展現了意志。
2
在帝國的陰影下
1958 年 8 月 23 日,中共軍隊炮轟金門,軍民展開支援前線運動。
(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典藏/
開放博物館
)
但總統大選並非只是個光明而歡樂的成功故事。
就在 1996 年選舉前夕,臺灣海峽上空,盤旋著戰爭的陰霾。
1995 年 7 月,李登輝以中華民國現任元首身分訪問美國,並在母校康乃爾大學發表「民之所欲,常在我心」的演說。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此做出強烈反應,在臺灣海峽附近開始一系列軍事演習。再往前一年,有本名為《一九九五閏八月》的暢銷書,席捲了臺灣社會。
書中詳細描述了中共侵略臺灣的計畫與過程。按照作者說法,中共在臺灣長期佈線,等待總統大選當日——所謂的T日零時,將會發動裡應外合,一舉拿下臺灣。
T日零時前十分鐘:臺灣各個重要的政府機關,廣播通訊中心,機場港口,都遭到身著制服的軍警人員,宣布因應選舉結果的可能造成的混亂,奉命進行強力接管。中正機場、小港機場迫降的民航機,湧出全副武裝的軍警人員,配合內應,控制機場⋯⋯
“
”
1996 年 3 月 8 至 15 日,由於臺灣將舉辦第一次總統直選,中共在福建永安和南平飛彈部隊基地,進行「聯合九六」導彈射擊演習。
1996 年 3 月 8 至 15 日,由於臺灣將舉辦第一次總統直選,中共在福建永安和南平飛彈部隊基地,進行「聯合九六」導彈射擊演習。
兩枚東風 15 導彈,落在高雄外海西南處;隨後在屏東小琉球附近海域陸續偵測到四枚導彈。
一枚東風 15 導彈,落在基隆外海。
1996 年 3 月 12 至 20 日間,中共解放軍海、空部隊在東海與南海展開實彈軍事演習。
1996 年 3 月 18 至 25 日間,中共解放軍海、陸、空部隊展開登陸聯合作戰的軍事演習,演習地點位於平潭島,離臺灣的島嶼不足 70 海浬。
軍事專家對書中預言嗤之以鼻,但這些臺海戰爭具體而微的描述,顯然觸動許多人的敏感神經,加深社會不安的氛圍。
1996 年 3 月,就在總統大選的同一個月,中共進行了一次軍事演習,對臺海試射飛彈。
1996 年,臺海飛彈危機爆發時,美國部署巡航的獨立號航空母艦。
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
/ public domain
同一時間,美國派遣兩支航空母艦戰鬥群繞行臺灣海峽。戰爭似乎一觸即發。那一年,股市大跌,不少人選擇了移民海外。
選舉雖然是一個國家公民展現自己政治意志的時刻,但他們仍然必須考量各種條件與脈絡。面對外在環境的挑戰和威脅,臺灣選民不得不在自身意願和現實情況之間尋求平衡。
要理解臺灣歷史,就必須考量地緣政治的影響。地理位置,使臺灣成為東亞地區戰略要地,從冷戰時期作為「自由中國」對抗共產主義的前哨,到今天在美中角力中的前線,臺灣的歷史始終與國際局勢密不可分,也時常必須在夾縫中求生。
3
分裂的主張
分歧的記憶
1996 年《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公報》,四組候選人各自代表不同的政治光譜。
(
中選會
)
1996 年的選舉,也揭開了臺灣社會內部的深層分歧。
那一年,四組候選人代表了不同的族群背景、政治理念和對臺灣未來的願景。從主張統一到傾向獨立,從強調中國認同到凸顯臺灣主體性。從正面來看,這展現了臺灣社會的多元性,也反映了其複雜的政治光譜。
與李登輝同臺競選的彭明敏,年輕時留學法國,曾任教於臺大政治系。他的學術背景和國際視野,為他政治理念的形成提供了豐富養分。然而,也是這些理念,讓他在威權統治時期遭受政治迫害。
1964 年,彭明敏與學生共同發表《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》,驚動臺灣社會。這份宣言包含了三個核心主張:
1
.
確認「反攻大陸」為不可能,呼籲推翻蔣政權,團結全臺灣人民,不分省籍,共同建設新的國家和政府。
2.
重新制定憲法,保障基本人權,建立對國會負責的有效政府,實現真正的民主政治。
3.
以自由世界的一員身分重返聯合國,與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建立邦交,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。
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
1966 年 11 月 20 日,翻譯成英文版的《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》躍上紐約時報,斗大標題上寫著「福爾摩沙人的福爾摩沙」(Formosa for Formosans)。
這份宣言直接挑戰了國民黨政權的合法性和統治基礎,同時也為臺灣的未來描繪了一幅截然不同的藍圖。然而,宣言的發表也讓彭明敏被捕入獄。
流亡海外 30 年後,彭明敏回到故鄉。他抱持初衷,代表民主進步黨參與選舉,也代表更直接的臺灣獨立立場,與其他候選人的立場形成明顯差異。
1996 年總統大選政見發表會
(
台視
)
臺灣的未來應該怎麼走?臺灣與中國該保持什麼樣的距離?臺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又是什麼?在未來的選舉中,這樣的疑問,會一次又一次地浮出檯面,並且引發激烈的爭辯。
臺灣社會內部分歧,源自這座島嶼居民不同的歷史經驗。
1949 年國民黨政府來臺時,也帶來了大規模移民。這場遷移不僅帶來了新的人口,也帶來了新的文化、語言和政治理念。它帶來了省籍矛盾,形成了複雜的族群關係。
九〇年代,是臺灣族群政治的高峰。人們喜歡說,臺灣有四大族群——外省人、本省人、客家人、原住民,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認同。
1987 年,隨著解嚴後政治氛圍轉變,外省人返鄉運動促進會成立,旨在打破長期兩岸禁忌,協助外省人返回中國探親。在民進黨及民間組織的推動下,蔣經國政府於同年底正式開放兩岸探親。
(
遷臺歷史記憶庫
)
1989 年,黑名單工作室推出了融合民謠、搖滾、饒舌等元素的開創性臺語專輯《抓狂歌》,點燃新臺語歌運動,林強、伍佰等也接續大放異彩,挑戰流行樂壇由國語主導的地位,促進了臺灣音樂的多樣性與文化自覺。
(
KKBOX
)
還我母語運動是於 1988 年 12 月 28 日由臺灣客家知識分子發起的大規模街頭遊行,旨在抗議政府對客家語的限制,並要求在媒體中開放使用客家語,以促進多元語言政策和文化復興。
(
潘小俠
/開放博物館)
原住民的還我土地運動在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發動了三次示威遊行,強調土地流失及土地正義未獲重視的問題,並以「為求生存、還我土地」為口號,喚起社會對原住民權益的關注。
(
臺史博線上博物館
)
臺北車站因其交通便利和社交需求,成為東南亞移工移民聚會的場所,不同族群的人們在大廳席地而坐,形成獨特的文化特色。
(
tsaiian
/CC BY-NC 2.0.)
事實上,臺灣的族群議題遠比「四大族群」要複雜。從史前時期開始,這個島嶼就經歷了多次的人口遷移浪潮。最早的南島語族先民、明清時期的漢人移民,再到日治時期的日本人、戰後的移民以及當代來自東南亞的新住民,每一波移民都為這個島嶼帶來了新的文化元素。
這種多元的族群結構,導致各個群體對歷史有著不同的解讀和記憶。例如,對於二戰的記憶,外省人和本省人就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。原住民則可能對漢人的入侵和土地掠奪有著痛苦的集體記憶。
面對如此多元且複雜的社會結構,如何建立一種共同的歷史敘事,成為臺灣社會面臨的重大挑戰。
如果沒有共同的過去,我們能有共同的未來嗎?
4
苦悶的歷史
臺灣地方自治聯盟發起人大會
(
wikimedia
/ public domain)
1964 年,彭明敏發表《臺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》的同一年,流亡日本的臺灣知識分子王育德,以日文出版了《臺灣:苦悶的歷史》一書。這本書很多年後才正式在臺灣出版,但早已被翻譯成中文,在各地私下流傳。
苦悶與悲慘、眼淚與血汗。在壓抑的年代裡,這樣的敘事時常成為理解臺灣歷史的主要框架。
但,臺灣是否只有苦悶的歷史?
隨著時代的開放,我們漸漸知道,臺灣的歷史固然經歷長期的苦悶,但這群島嶼上的人們也曾大膽冒險、也曾追求夢想,也曾勇敢抵抗,也曾有過歡笑與希望。
過去幾百年內,臺灣的歷史書寫有過不同階段的發展。從 17 世紀歐洲人的旅行記錄,到清代官員編纂的地方誌,再到日本學者的民族誌研究,每一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歷史視角。
20 世紀上半葉,日本學者伊能嘉矩的《臺灣文化志》,不僅為臺灣歷史留下豐富的素材,許多敏銳的觀察和分析至今仍被廣為引用;出生於臺南的史學家連橫,則以一部《臺灣通史》系統性地書寫了家鄉的歷史。
(余文儀續修《續修臺灣府誌》/
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
)
1685
年
臺灣知府蔣毓英、諸羅知縣季麒光等編修《臺灣府志》,以此宣示清帝國併有臺灣的政治事實,也是清領臺灣以來現存最早的地方志,開啟了官修志書的濫觴。
(臺灣通史初版定稿殘本/
國立歷史博物館
)
1920
年
連橫主張「臺灣人不可不知臺灣事」,出版《臺灣通史》,為臺灣人所寫的首本通史類著作。
1928
年
伊能嘉矩的遺著《臺灣文化志》出版,其將臺灣放在世界的脈絡下研究,結合人類學考察背景,堪稱臺灣文化的百科全書,在臺灣學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(財團法人史明教育基金會)
1962
年
史明完成《臺灣人四百年史》,其書從左派人民史觀出發,呼喚臺灣民族意識,是戒嚴時期許多黨外運動者認識臺灣史的啟蒙。
(臺灣通勤第一品牌/老葉)
1997
年
國立編譯館編撰《認識臺灣》教材,大幅增加臺灣歷史、地理在課程中的篇幅。
20 世紀下半葉,臺灣歷史逐漸成為專業學術研究的對象。在各世代學者投入下,成果斐然,不只傳統的政治軍事歷史,社會、文化、環境等新的領域也得到關注;新的史料被發掘出來,包括考古發掘、口述歷史、文物資料、圖像等,在在豐富了我們對臺灣歷史的理解。
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。在這個時代,我們應該有怎麼樣的臺灣史?
5
邁向新的臺灣史
Tai Jyun Chang/Unsplash
在接下來的章節,你會讀到一部新的臺灣史,具有新的架構、新的視野與新的內容。它由一群臺灣的青壯年學者所共同書寫,綜合了過去 30 年來,對臺灣歷史的各種新研究與新觀點。
為什麼在這個時候,我們需要編纂一部新的臺灣史?
答案很簡單:因為舊有的敘述已經無法滿足當代的需求。在全球化、氣候變遷和地緣政治劇烈變動的今天,我們需要一種更加靈活、新穎,而且具有現實感與未來性的歷史敘事。
我們期待這部臺灣史既承載資訊,也啟發思考;既有學術為基礎,但也好看好讀。
它以時序的方式編寫,分成主要的九個章節,但我們刻意不用政權的更迭作為界線。這不意味著政治不重要——每一個新的政權來到這座島嶼,都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,留下深刻的印記;但許多現象和趨勢,是跨越政權界限而持續存在。唯有這樣來觀察歷史,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塑造臺灣的長期力量,以及那些更為深刻而長遠的變化。
這部臺灣史,也不僅企圖在知識上有所創新,更嘗試以歷史的知識與思考,回應當代世界的趨勢與挑戰。
以此為出發點,我們的故事圍繞著三個核心概念展開:海、島、人。
海
billlushana1
/ CC BY-NC-ND 2.0
代表著臺灣與世界的連結、互動與共鳴
已然全球化的今日,理解一個地方如何與外部世界互動,比過往任何時候都更顯重要。臺灣史是世界史的一環,從早期南島語族的遷移、17世紀的海上貿易,到今天的半導體產業,臺灣始終在全球網絡中。
島
劉立綸
/ CC BY-SA 4.0
強調臺灣獨特的地理與生態系統
呼應當今世界對永續發展的追求,我們關照自然環境、動植物、疾病與非人的因素,如何在歷史中扮演各自的角色,也注重人與物之間的交流、移動以及形成的網絡。
人
總統府
/ CC BY 2.0
凸顯了臺灣社會的多元身分經驗
如何在多元中尋求共識,在差異中建立認同,是當代社會面臨的核心挑戰。臺灣歷史上不同族群的交會共存,從原住民到荷蘭人,從閩南人到客家人,從外省族群到新住民;還有不同性別與階級的歷史經驗,在認同政治日益重要的今天,都格外具有意義。
海洋、島嶼、人群,這三個要素並非只是意象,而是有如三條繩索,緊密織成臺灣歷史,也形成這部新臺灣史的三大特色——世界史脈絡、多物種互動、多族群交會。
那麼,海島人的歷史該從何說起呢?
不是 400 年,也不是 4000 年,我們需要把時間拉得更遠,回到幾萬年前,當最早的人群出現在這座島上的時刻。
各章節將於 2025 年陸續發布,敬請期待
如果希望在新的章節發佈時第一時間收到通知,歡迎輸入您的 Email 來訂閱通知
人民的意志
在帝國的陰影下
分裂的主張 分歧的記憶
苦悶的歷史
邁向新的臺灣史